上海传媒网✅|上海传媒新闻,上海本地新闻媒体✅

仁济医院:“头雁”创造引才聚才强磁场

admin
《上海传媒网》上海传媒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大沪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news.shanghaicm.com/东视融媒欢迎您! 

   5位院士、7位外籍医生的到来,给一家医院带来什么新的变化?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基础与临床“一拍即合”式的科研氛围给出了答案。11月末的一天,科研楼4楼报告厅内,“分子医学研究院@临床”对话系列活动第16期正在进行,妇产科主任医师张羽听完研究员刘尽尧课题组的成果介绍后,兴奋地抢过话筒,“您提到的智能递送,能否用于妇科疾病的合作研究?”

    近年来,仁济医院陆续拥有5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健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陈子江、董晨、谭蔚泓,更先后有7名外籍医生等国际化人才落户生根,共同助力打造人才蓄水池,仁济医院正成为顶尖学者与后备人才的筑梦之地。

    “金字招牌”成为人才首选

    2020年8月,刚刚辞去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的董晨院士正式签约全职加入仁济医院。他直言不讳,“过去我做了许多基础研究,如果要为临床提供更多线索,我还是考虑贴近医疗机构。”有着“金字招牌”的仁济医院,成为董晨的最新选择。

    一封写给市委市政府的建议信,很快得到了批复——今年4月29日,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在仁济医院成立,董晨担任首任院长。位于仁济医院南院区8000平方米的科研空间明年就能启用,未来将与消化、肿瘤、移植等院内优势学科共同聚焦肿瘤免疫治疗、慢性炎症疾病与移植免疫、传染性疾病与疫苗等重点攻关方向。

    “头雁”们正在仁济医院创造引才聚才的“强磁场”。2019年,陈国强院士临危受命,兼任癌基因与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以肿瘤防控为重点方向,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近年来,成果不断涌现:2020年,实验室承担国家级项目187项,实验室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靶向CLDN18.2的CAR-T细胞已分别获得中美两国药品监管机构的两项临床试验许可。

    “人才特区”打造包容环境

    在仁济医院,有个“人才学术特区”——2017年10月,由谭蔚泓院士领衔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依托仁济医院成立,4年间,医院连续每年对其投入近亿元,在配套用房、实验设备、人才投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研究院在人才招聘、评定、补充绩效上也有相对独立自主的权利。

    研究院副院长左小磊深有感触,“在‘引育并举’的人才策略下,金字塔式的‘雁阵’已经形成——在站博士后近60人,平均年龄仅31岁;博士后出站29人,17人入职顶尖高校及中科院,成为科研骨干;与院内26个临床科室进行学生联合培养,开展78项临床合作研究。”

    今年10月,左小磊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团队、仁济医院肝脏外科夏强团队共同撰写题为“面向临床转化的核酸检测”研究综述,发表于顶尖期刊《化学评论》,研究院参与研制的“新冠病毒体外转录RNA标准物质”更被批准为国家级标准物质。

    学科、平台的交叉融合,不断迸发出火花。早在2010年,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与仁济医院便探索了“院所合一”的发展模式,名誉所长、92岁高龄的顾健人院士率先在全球提出“肿瘤是一种系统性疾病”的概念。肿瘤研究所所长、仁济医院普外科主任刘颖斌介绍,“十三五”以来,平台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课题16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8项,并研制成功全球首个肝癌CAR-T细胞。

    “冲击一流”建设标杆医院

    “天下英才,近悦远来。”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勾勒出心中的人才发展蓝图:在“1+1>2”的化学反应下,院士孵化计划、“超级博士后”计划等将不断实现“从0到1”的根本性、原创性创新。“我们将继续向国际一流学科冲击,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杆医院。”

    “陈子江院士自2012年加入仁济医院,打造全新的生殖医学中心后,开展了一系列人才引进、理论创新和临床研究。”生殖医学科主任孙贇介绍,2018年10月,世界顶级生殖医学专家史蒂文·罗伯特·林德海姆教授正式入职生殖医学中心,成为首位全职在仁济医院工作的外籍医生。

    像林德海姆这样的外籍医生,在仁济医院还有6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妇科宫腔镜领域顶级专家、仁济医院中欧LIFE宫内疾病诊疗中心主任朱塞佩·比加蒂依旧坚定地选择留在上海,“选择这里,出于我对这座城市深深的信任和喜爱。”

    仁济医院院长夏强说,医院将继续造就一流人才队伍,激活临床与研究的“水源”。“作为医疗机构,我们也希望为这座城市各行各业的人才提供健康管理与保障,让上海因人才更精彩、人才因上海更出彩。”

  (时尚上海 流行上海www.nwge.com) 来源:上海市政府网